提米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

首页> 文章
商城会员
购物车
我的收藏
我的足迹

缺口高达60万吨!国产白虾要再度崛起!千亿巨头海大最新布局曝光!

2020-10-21 17:18:17

 

2019年,全球对虾养殖产量超500万吨,我国占全球产量的25%以上,是唯一养殖对虾过百万吨的国家。2019年,我国对虾需求超过200万吨,高达60万吨的缺口!据行业估计未来5-10年,中国对虾的年消费量将达到300万吨,缺口或将进一步扩大,对虾养殖将再次迎来黄金时代!
10月18日,以“芯品种新模式兴发展”为主题,由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和广东省饲料工业协会等单位指导,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和海大集团主办,乡村振兴海大产业中心、海大乡村振兴教育学院承办的“2020年第一届乡村振兴(华南对虾)产业发展论坛”在羊城广州拉开帷幕,华南对虾产业相关代表超600人参加本次会议,共襄盛举。

 

 

与会嘉宾合影

 

 

会议现场

 

精彩报告

 

报告:2020年全球对虾国际贸易及我国供给分析

嘉宾: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 崔和 博士

 

 


2019年全球养殖对虾总产量约为530万吨,前六大对虾主产国为中国、印度、厄瓜多尔、印尼、越南、泰国,占据全球总产量85%以上,我国仍然是唯一养殖产量过百万吨的国家。
在养殖量增长缓慢,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爆发增长的情况下,2019年,我国对虾进口量继续增加,全年累计进口量超过80万吨。受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对虾总产量、销量双双下降,中国也不例外,相比于第一产业养殖业和第二产业加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受影响最大,餐饮大规模停业、倒闭,港口积压滞港,运力紧张、物流受阻,但由于我国疫情控制得最好,经济恢复速度极快,下半年对虾消费仍在扩大。
2019年,中国水产品进口增速明显,出口稳定,中国也是唯一一个进出口总量超1000万吨的国家,我国早就从对虾出口国转变为对虾净进口国,2020年前7月,中国对虾正关进口数量大增,仅从厄瓜多尔一个国家进口就超过24万吨,而2020年全球对虾产量供过于求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对虾整体价格并不乐观。预计今年我国对虾进口量将继续领先世界各国。

 

报告:对虾产业技术进展——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成果

嘉宾:农业农村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所长 何建国 博士

 

 


在过去,我国对虾产量最高的时候达到140万吨以上,期间因为病害问题两次遭遇严峻考验!但在今年,通过饲料、种苗的销量能预估2020年的养殖白虾产量将达到近年来的巅峰。何建国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虾蟹产业体系的技术成果,包括苗种、环境调控、管理模式、商品虾加工等方面。
何建国表示基于生态系统的养殖模式、基于病害防控技术和高效产出的工程化养殖模式是未来我国对虾产业的发展方向。未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用150万亩对虾养殖面积达到200万吨的养殖产量,而良种选育、饲料、病害防控、健康养殖模式、环保等需要继续围绕上述目标展开。

 

报告:海大集团水产种业创新

嘉宾:广东省海洋渔业协会副会长、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广东海兴农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谢武

 

 


薛华董事长指出:“水产苗种是养殖的基础,是最核心的环节,优质的苗种是支撑行业发展的根基。水产苗种项目是海大最有价值的项目,也是海大集团今后发展中非常核心的项目。”
海大集团以养殖模式创新研发为牵引,种苗作为海大模式的核心,与饲料、动保等产品共同构成了还大客户养殖效益的综合解决办法。以为客户创造超额利润为基础,形成了以60万核心客户,1万经销商和7000名公司技术服务骨干为核心的苗种推广和价值分享体系。
江谢武介绍,目前海大集团在南美白对虾上的育种和研发已经非常成熟,海兴农公司已经建有60个苗种基地,年销售虾苗200多亿尾,完成了在全国及东南亚、印度的布局。其中海兴农“快大苗”亩产量、亩效益、长速(ADG)等方面有很明显优势,表现出长速快、均匀度好、成活率高的特点。海兴农“高抗苗”在平均亩产量、亩效益、成活率等方面有很明显优势,表现出抗逆、抗病强、均匀度好、成活率高的特点。

 

报告:全程呵护,让养虾变得更简单!

嘉宾:海大研究院鱼虾苗期营养专家、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人才王健

 

 

 

过去我国水产养殖面临成活率、病害多,劳动强度大,设施化程度低等问题。但是现在明显看到的是,养殖逐渐趋向于集约化、自动化、年轻化,环保亦贯穿其中。相信未来养虾会越来越简单,但是在简单的背后是不简单的技术支撑。

王健分享海大集团贝可速的设计初衷是希望通过强化早期营养,提高苗种体质和长速,提高成活率和养成成功率。目前在技术上,贝可速产品已经突破了高端苗料生产技术的壁垒,实现了国产苗料规模化、自动化量产;突破了传统破碎生产工艺限制,实现全程颗粒虾苗料。

另外,传统的苗期管理中,养殖户常常需要大量的辅助操作来确保虾苗健康生长,如消毒、补菌、肥水等,但是贝可速已经达成突破传统破碎苗料的配方限制,将动保高效的融入苗料的成果,能简化苗期操作,让养虾变得更简单!

 

报告:黑白共舞,金刚崛起

嘉宾:对虾高位池养殖技术研发专家、海大集团福建大区动保产品经理黄颖渟

 

 


金刚虾品种的生物特性很好的屏蔽了高温期白虾养殖的痛点问题,因此从2016年开始,福建金刚虾养殖面积逐年扩大,盈利保持稳定,养殖密度和产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其中起捕规格越来越小,分批起捕趋势越来越明显。与白虾相比,金刚虾更成为福建地区高温期养殖的新宠。
黄颖渟详细介绍了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关键点,比如以足料投喂为前提,稳水、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重视改底和黄黑鳃、偷死耗底的防控等等,为参会人员提供一个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报告:突破的力量——福建土池对虾养殖跃迁之路

嘉宾:鱼虾资深养殖技术专家、海大集团福建大区服务副总监 黄海平

 

 

 

黄海平总结出土塘对虾冬棚高产的“十二字真言”:强硬件、保存活、稳投喂、冲高产。

近年来福建精养土池的发展受到白便、EMS、亚盐等问题制约,冬棚成功率只有30%,平均亩产600斤左右,很多养殖户已经转养或者不养,因此提高产量成为养殖户的迫切需求。2017年,福建海大就成立了《土池对虾冬棚增产模式研发项目》,针对肥水和改底增加亚硝酸盐去路和增加盐度降低亚硝酸盐毒性两个方面进行进行综合研究。

 

通过长期研究、考察发现,坚持使用泡肥+养水精华的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低亚盐水平;进入养殖中期,可通过添加盐卤/海水提高养殖水体盐度,降低亚硝酸毒性。另外控制弧菌、保护肝脏、改底和补肥等操作都对土塘增产有重要补充作用。

 

 

 

报告:高温之殇,控藻破局

嘉宾:对虾土塘养殖技术研发专家、海大集团珠三角大区动保产品经理李国聪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藻,对虾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白便,主要由多因素导致消化系统受损、抵抗力下降,最终弧菌大量入侵。白便发生的主要诱因是水体过浓,控藻是高温养殖的重要方向,同时肝肠胞虫会让白便更容易发生、更难治愈,因此苗种检测一定要严格。

以珠海莲溪某养殖户为例,120亩水面,严格控藻之后,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最高亩产超过1500斤,与传统模式养猪户相比,控藻模式具有稳定性好,白便发生率低等优势。养殖全程水色稳定,虾体不发生白便,主要通过日常加菌控藻,在高温加料阶段,海大“黑精灵”与光合菌联合使用,通过虾类和菌类的主导权,保证水体藻类得到控制。

 

控藻养殖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能提前发现养殖问题、提早处理。防永远大于治,控藻模式就是将病害扼杀在摇篮中。

 

报告:华南鱼虾混养模式的危与机

嘉宾:鱼虾养殖技术专家、揭阳海大服务部经理 杨忠

 

 

 

我国水产养殖发展史悠久,但鱼虾混养模式是一直流传下来,得到无数业者认可的优秀模式,混养可以保证收益,降低养殖风险,提高饲料利用率。但目前混养技术尚无科学成型的系统,养殖户经常遇到鱼虾不能保本,病害频发,虾产量不稳定等问题,经过多年摸索实践,我认为混养应该做好规划科学投喂,比平常模式更加注重管理。

广东对虾混养面积超过60万亩,对虾的利润是决定混养盈亏高低差异的关键。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虾苗成活率低,过程管理难,大吃小现象严重,养殖户无法精准控制饲料投喂量,也没有成熟的投喂标准指导,高温期极易爆发病害,最终都导致虾产量达不到预期。

海大经过多年摸索,采用高抗苗+功能料的模式改善了土塘混养的现状,通过轮补轮放,标粗期的保苗壮苗,投喂时精准控料,辅以控藻,控溶氧,预防病害等措施,合理掌握出虾节奏,实现高产量高产值。

 

报告:越南设施化养虾模式的启发

嘉宾:对虾资深养殖技术专家、越南升龙对虾TLSS模式研究推广专家、海大集团广州海麒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崔罗生

 

 

 

越南近年来对虾养殖产值增长十分迅速,是东南亚各国中最具潜力的投资热土,在越南对虾工厂化养殖等等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海大集团综合实践,探索出晟龙TLSS对虾养殖模式,供给华南养殖户参考。

崔罗生重点介绍了升龙TLSS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理念为注重6大核心养殖技术管理,保证养殖过程中溶氧充足、饲料投喂精准、虾苗体质强壮,水质、底质洁净,预防病原体数量。蓄水池、标苗池、养成池、排污池规划合理。

崔罗生表示,越南设施化养殖模式升级是在越南养殖的背景下探索的一条养殖之路,不一定全部适合国内,但是其重视设施化建设,重视生物安全而做的分段式养殖,对于国内的养虾有一定的启发,特别是高位池和中高盐度土池养殖。

 

论坛互动环节

 

 

 

参加本次会议的主要嘉宾原农业部党组成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博士、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博士,广东省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南方农村报主编陈永,广东省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周红,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蔡国平,番禺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春雷,海大集团副总裁江谢武,副总裁陈中柱,海大多名研发专家和技术工程师和精英,来自广东、海南、福建等地的养殖户和经销商代表,与会人员达600余人。

来源:水产前言